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> 最新动态 > 【鸣生亮岭南分会专栏】李日星:从“田光荐荆轲”和“越女论剑”两则故事,说习武练拳

最新动态

【鸣生亮岭南分会专栏】李日星:从“田光荐荆轲”和“越女论剑”两则故事,说习武练拳

关键词:

鸣生亮太极拳张全亮

2018-02-05

 图文来源:农弁太极公众号

 

 

习武练拳,首要目的就是强身健体,有益健康。然而,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健身效果;任何拳种,不同的练法,其健身效果也有差异性。田光荐荆轲和越女论剑两则故事似乎给了我们许多耐人寻味的启示。


田光盛赞荆轲


 图片来自网络

 

根据秦汉时期著述的《燕丹子》的故事记载:战国末期,燕国太子丹在秦国作为人质受尽歧视与凌辱,回国后,他一心谋划刺杀秦王以雪恨。可是,燕国距离秦国千里之遥,派谁去执行这一艰巨任务呢?智深而勇沉的侠士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,说:“窃观太子客,无可用者,夏扶血勇之人,怒而面赤;宋意脉勇之人,怒而面青;武阳骨勇之人,怒而面白。光所知荆轲,神勇之人,怒而色不变。为人博闻强记,体烈骨壮……太子欲图事,非此人莫可。”

 

勇士有品阶,血勇、脉勇、骨勇与神勇,临危之时,情态各异:血勇之人,以血胜,故面赤;脉勇之人,以气胜,青筋突暴而面青;骨勇之人,以骨胜,劲拙体僵而面白;神勇之人,神志清明,气足神完,从容淡定,是故临危稳重,气定神闲而色不变。同是习武尚勇之士,为何如此迥然有别?尽管这里并没有说夏扶、宋意、武阳和荆轲练什么拳,如何练拳,但其结果却了了分明。

 

现在有很多都在习武健身,练什么拳,如何练拳千差万别。有的人练完一套拳就面红耳赤;有的人一打拳就青筋直暴,面色煞青;有的人一套拳尚未打完就气踹嘘嘘,面色苍白;有的人习武练拳不但没有带来健康长寿,反而伤筋损骨,甚至漆关节损坏而做髌骨置换手术。可见,打什么拳?如何打拳?实在需要有所讲究。

 

越女宏论剑道


 图片来自网络

 

拳种的选择,需要见识与智慧;学会练拳更需要学识与修养。习武练拳,以培养调节人体的气血,平衡阴阳,使自己精盈气足神旺,达到精气神合一,形神兼具,方为上乘。练什么样的拳,如何练拳?“越女论剑”的故事可能会让我们领悟到练拳的真谛。

 

成书于东汉的《吴越春秋》所载“越女论剑”的故事:越女是生于“深林之中,长于无人之野”的剑术高手,范蠡想聘任她为军中教习,越王勾践与越女便有了一番关于“剑道”的高峰论坛:

 

越王问曰:“夫剑之道如之何?”女曰:“妾生深林之中,长于无人之野,无道不习,不达诸侯,窃好击剑之道,诵之不休。妾非受于人也,而忽自有之。”

 

越王曰:“其道如何?”女曰:“其道甚微而易,其意甚幽而深。道有门户,亦有阴阳。开门闭户,阴衰阳兴。凡手战之道,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。见之似好妇,夺之似惧虎。布形候气,与神俱往。杳之若日,偏如腾兔,追形逐影,光若仿佛,呼吸往来,不及法禁,纵横逆顺,直复不闻。斯道者,一人当百,百人当万。王欲试之,其验即见。”

 

越王即加女号,号曰“越女”。乃命五板之堕高习之教军士,当世莫胜越女之剑。

 

越女所论“击剑之道”,至少用意有四:

 

其一,击剑之道,“其道甚微而易,其意甚幽而深”,即剑术细微而简易,但是它的意蕴却玄妙而幽深。这是说剑术哲理博大精深;

 

其二,击剑之道,有门径,有阴阳,开门闭户,关乎阴衰阳兴,阳衰阴盛之阴阳变化之理。这是说剑术的开合虚实遵从于阴阳消长互动的原理;

 

其三,击剑之道,乃短兵器,属于手战。“凡手战之道,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。这是说包括剑术在内的手战搏击之修炼功夫,就在于培养气血,焕发精神,达到内在精神充盈,功力深厚,外在容仪安详,神情淡定。这既是习武练拳的目的,也是修炼之功的境界。

 

其四,击剑之道,出神入化,变化万端,态如美女,猛如虎豹;杳若日光,迅若腾兔;追形逐影,光若仿佛,纵横排阖,以一胜百。这是击剑之道臻于化境所呈现的形态特征和技击功能。

 

剑,乃短兵之祖,近搏之器;至珍至贵的圣品,有“百兵之君”的美誉。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。《黄帝本纪》载:“帝采首山之铜铸剑,以天文古字铭之”;《管子·地数篇》亦云云:“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,蚩尤受而制之,以为剑铠”。

 

根据《周礼考工记》记载,春秋时期,已确立了上中下三等轻重长短不同的剑制,并成为步战的主要兵器。现在北京故宫珍藏的春秋时期的龙泉剑,仍现锋芒利刃。从《庄子》论剑:“夫为剑者,示之以虚,开之以利,后之以发,先之以至。”到汉高祖刘邦“仗三尺剑而得天下”,剑道艺深而传奇入玄。

 

自隋朝以官品定制玉器剑、金装剑、银装剑的出现,剑,除了步战搏击、防身自卫以外,仪仗佩饰功能日益显现。历朝帝王公侯,文人侠士,商贾庶民,莫不以佩剑为荣。

 

然而,剑之携带轻便,佩之神采,用之迅捷,纵横沙场,称霸武林,立身定国,行侠仗义,传奇千颂,万古流芳,“越女论剑”,实在是剑道史诗中一篇出类拔萃、简短而精粹的华章。

 

一脉相承的武术理念

 

刀枪剑戟,斧钺钩叉,鞭锏锤镋,棍槊棒柺挝流星,十八般兵器,各有所长,但无不是手臂的延长,无不是以拳术为基础的器械术。没有拳术修炼之功,任何兵器在手都会僵直笨拙而凌乱无章,更不要说追形逐影、纵横排阖、出神入化。

 

“越女论剑”说的是“剑”,其实论的“拳”。难道不是吗?开门闭户,阴衰阳兴;布形候气,与神俱往;杳之若日,偏如腾兔;追形逐影,光若仿佛;呼吸往来,不及法禁;纵横逆顺,直复不闻。这些全是动静开合、进退顾盼、呼吸吞吐、虚实变化、顺逆纵横、内外形神的拳法。

 

其中,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一句,可谓是最为精辟的拳论经典。如果忽略“越女论剑”的“剑”,完全可以把这一经典文字看作是“越女论拳”,甚至可以看作是越女的“太极拳论”!

 

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。这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法修炼之功的目标追求和意境描述。乾隆年间问世的《苌氏武技论》一书,在“讲出手”的文中说:“内示精神,外示安逸。见之如处女,夺之如猛虎。得吾道者,以一当百。”

 

作者苌乃周自幼潜心《周易》,博通《黄庭》导引吐纳之术,中医经络气象之学,苦练搏击之术,致力于拳术拳理的研究,洞彻阴阳起伏之理,创拳立派,成为技术精湛的武术实战家和杰出的武术理论家,被誉为“中国武术史上旷古罕见之通才”,著有《二十四拳谱序》等书,其所创立的苌家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 

后世将其著述汇编成《苌氏武技论》,分《培养中气论》和《武备参考》两部,计131篇。其中《培养中气论》26篇是苌氏拳论珍品。他引用“越女论剑”名言来说拳,正是因为“越女论剑”具有极高的拳论价值。尽管苌家拳并非太极拳,但“培养中气”的拳理是适用于各个拳种的。中国传统武术每一个拳种都是以“培养中气”为前提,太极拳、八卦掌、形意拳尤其如此。

 

晚于苌氏几十年之后,太极拳家武禹襄在《太极拳解》中也引用“越女论剑”的名言来概括太极拳的本质特征,他说:“视动犹静,视静犹动。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”。在《太极拳论要解》中,他再次强调:“要静,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。”太极拳的本质特征就是由内而外培养调节人体气血,使习练者在长期的修炼中增进内在功力,达到松静沉稳,轻灵圆活,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的生命意象和神明境界。

 

由此可见,荆轲之所以成为“怒而色不变”的“神勇之人”,乃修炼之功使之然,夏扶、宋意、武阳,皆不及也!越女所谓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正是对荆轲“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”的注脚。

 

越女论剑未必是越女所论,或许是作者赵晔借越女之口,表述自己的剑术见解;田光对勇士的品类,也未必是田光原话,或许也是作者所持观点。但中华民族自古对英雄的崇拜无不以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的“神勇”为偶像;中医的气血平衡论,无不以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的面相为标准;道教养生术无不以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为理想境界。可见“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”是中华民族健康养生的目标追求和深厚传统。

 

从田光对荆轲“神勇”的赞赏,越女对“剑道”的宏论,到苌氏中气论的引述,武氏太极拳解的沿用,是否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武术理念和精神追求!愿与习武健身的朋友们一起分享传统武术文化的乳汁!



 

2018125

 

 

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

我要评论(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,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,请点击注册新用户!
  • 评论内容:
活动内容更多
联系我们更多
QQ:1364960387
微信:兔兔侠
邮箱:zhang_xy3188@sina.com
客服中心
鸣生亮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
x

填写举报信息

提示: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,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