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> 最新动态 > 读“按窍运身”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一文有感——陈惠良

最新动态

读“按窍运身”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一文有感——陈惠良

关键词:

吴式太极拳 王培生鸣生亮武学研究会

2013-11-23

     月初,欣闻张全亮师哥近期潜心撰写了一篇题为:《“按窍运身”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》的文章,刊登在鸣生亮文化网上。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下载后,反复学习了好几遍。兴之所至,当即给他写了一封学习心得汇报信。首先感谢他又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,并向他表述了自己非常赞同的观点和一点建议及补充。

    信中我开门见山的谈到——“您说得对:‘以心行意,按窍运身’的理论,是恩师王培生继承传统、在数十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。它‘是对前人太极拳理论的一个补充、完善和发展,是对太极拳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’!王老师从东北回来后,我虽然在西城区文化宫、外国语学院、首都师范学院、北京舞蹈学院等地,跟班学习过,点点滴滴也听了一些,但确如您所说:‘在整个套路上到底应该怎样具体落实,见诸文字,将是一个关于人体文化和人体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’”。

    “前些日子,我们通话前,我曾仔细阅读过您早先撰写的《吴式太极拳防身十法》和《吴式太极拳八法的内涵与外延》,并嘱咐身在巴黎的儿子要认真研究、反复体悟。赶巧,上月我给他的电邮中还提到了您和‘按窍运身’的体用。有关部分是这样写的:你王爷爷根据太极拳运动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,和行功的特点(“先在心,后在身”、“意气君来骨肉臣”)以及人体上下肢(交感神经)内、外三合及穴位对应的生剋关系,创编了八法心意要诀(略),我张师哥对此一一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悟。例如:关于‘肘劲劳宫找肩井’(手的劳宫穴与同一侧肩井穴相合)他又补充了四句顺口溜,最后两句是:‘劳宫肩井意想合,膝找肘追命呜呼’。——根据我的体会和验证,如体重在右,右侧中轴竖正,通天贯地,抬起右臂(不是刻意使力用肘尖去顶人),只要意想右手劳宫与同一侧的肩井穴相合,眼神顺势沿自己右肘尖的方向,看到对方身后远处,肘劲就有了。

     按张师哥的经验,如果在上述基础上,再‘意想’后腿(即左腿)的‘左膝’(书上错印成右膝了)一找前面的‘右肘’(顿时会感到后脚虚悬,有一种欲往前迈步的感觉),继而后面的肘尖(即“左肘尖”)一追前面的‘右肘尖’(切记:这都是“意想”),顿时将会增加无穷威力,所以他用了‘膝找肘追命呜呼’这句话来形容)我们验证时,确实是如此。当然对初学者来说,仅强调上述按窍对应的方法,还不行,还必须具备其它一些条件。因为如果身形不‘中正’(就好像十字架的主体是歪的或斜的);或者‘眼神’不合,与肘尖的方向不一致(那一瞬间需要神意合一时,反而神意不同处了);或刻意使力用肘尖去顶人(违反了“重意不重力”的法则);以及对方的劲儿已经出来了,你不知道先‘顺人之势’(意想手从左侧,摸左肩井,空了对方一下),——先吞,接着再摸右肩井,打出肘劲——后吐….也还是不行的。又如:要诀说:‘按劲凭栏望下瞧’。如果仅根据这句话来比划,也是永远做不好的。因为只是一般的站在楼上从上斜着朝下观望,相信多数人都会做,难就难在这里的栏杆,木头糟了,根本不能受力,如若真扶,不但栏杆会散架子,人也会摔到楼下去。在此情况下,这里的‘凭栏望下瞧’,要求的是一种‘欲扶又不敢真扶’的状态,从机理上来讲,就是‘中极之玄’——非阴非阳,亦阴亦阳。为的是‘守中’,用时不给对方一丝‘反作用力’,让对方‘无力可借’。像这些奥妙难言之处,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跟一般人说清楚和掌握住的。.....所有这些都说明,除了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悟性外,还有一个‘体’的问题,五绝老人郑曼青说得好:‘论致用,必先於体上着力,体为本’(俗话说:体用体用,没有体,怎么谈用?)因此,基础最关重要。只有‘体’的问题解决了,就是杨老(禹霆)跟我老师王培生说的:‘一想就是’。甚至‘不想就是’,因为已经‘应物自然’,形成条件反射了!

    从这封电邮里,您可以了解到,我们对王老师传授的心静用意,“按窍运身”,还是十分重视和喜爱的。因为杨师爷讲过:“太极拳是‘以意导体’的运动,就体上说,意念的部位愈小,就愈便于舒松,意念的变换愈细微,就愈觉意味深长,趣味浓厚”。恩师王培生有关“以意导体,按窍运身”的创见,正体现了杨师爷的思想和经验。您为弘扬太极文化,费心费力,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进行探索,无疑是善莫大矣的一大壮举!您概述的六句歌诀都是您多年学习、实践、体悟吴式太极拳体用的结晶!我感到,首先您概述的“头融天、脚融地、胸融空” 一开始就帮助习练者身心合一,进入了太极势,——也就是达到“周身一家,完整一气”——最便捷的窍要。

    武圣孙禄堂认为:“太极拳十三势的作用,乃研求一气伸缩之道”;“太极即一气,一气即太极”。以体言,则为太极;以用言,则为一气”。“气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,但却是一种客观存在,白云观曹道长、震阳子曾著文赞道:“人生自有留年药,万两黄金不给人”,说的就是“气”,可见其重要程度。是故武圣孙禄堂早在民国初年就用极度赞赏的口吻,引先人诗曰:“道本自然一气游,空空寂寂最难求,得来万法皆无用,难比周身似水流”(参《中国古拳谱》“越女论剑”)。而您言简意赅,就一个“三融四坠腹内松”不但非常便捷的为从学者掌握了练习吴式拳“体用八要”和“四功四法”的良好基础。而且有了这个基础更为具体落实王老师提出的 “心静用意,按窍运身”的方法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!(斗胆说一句:其实,您所说的“四坠腹内松”似乎不是意想的结果,而是进入“三融”境界以后相应产生的一种知觉运动。)

    至于其他各点,都很对,因为正如您所说,此前的预备式,属于静态表现:无极而太极,尚处在混沌未开,鸿蒙一片,负阴抱阳,阴阳未分的本体状态。后面五点,属于动态表现,即本体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;气分阴阳,机先动静;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;此消彼长,同生共灭。而且在此种运动中,除了吴式拳独有的单腿负重的川字步型以及斜中寓正等特点外,其他各条如以内导外、运而后动,意动形随、其根在脚、有上有下等,可以说也是各派太极拳体用的共同规律。此外,由于王老师提出的“按窍运身”的方法,不但非常符合太极拳具有“以静制动、以柔尅刚、纯以神行,不尚拙力”以及“太极不动手,动手非太极”等特点和要求。具体如:移脚、落脚不想脚;前掤、下采不想手;用肘不想肘,而且在“用意不用力“的心法内容中,着意之处小得不能再小了,它最大的优越之处,既便于舒松,不用守点走线,又无形无象令人难知,只须静心用意淡淡的一想,就能自发的自然动作。做到顺乎自然求然。正因为您对此有着深刻的了解,所以您特将人体平衡活动中,一些相关的部位,和重要的穴位及其作用,也不厌其烦一一作了详细的注释,这对习拳多年或初学者,无疑都是受益非浅的特大好事”!

    “惟一的建议就是:您既然想说明‘按窍运身’在吴式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,如能适当的再结合一些具体式子来谈,那样更便于了解和学习。就像您讲《防身十法》和《吴式太极拳八法的内涵与外延》那样”。还有,由于在我的记忆中,王老师七十年代末回到北京后,陆续应邀在西城区文化宫、外国语学院、首都师范学院包括人民日报社、北京图书馆、崇文体育场……等地办班,传授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拳、械。在传授套路的过程中,很长一段时间,主要还是继承传统,根据内、外三合的原则,强调各式动作的姿势和基本要领,要求习练者牢记根、中、梢;梢、中、根一一相合。也就是左(右)肩、左(右)肘、左(右)手与右(左)胯、右(左)膝、右(左)足;或右(左)手、右(左)肘、右(左)肩与左(右)足、左(右)膝、左(右)胯一一相合。尽量做到全身手足,躯干,动作内外协调一致。

   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,王老师日益深切的感到:中老年急需健身,更需速效,虽理解力强,但不易入静,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特点,又创编和传授了《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》,当时(准确时间是在1990年春1——3月的事)适逢全运会在即,参赛项目演示的时间只有三分钟,所以王老师抓住机遇,利用大学寒假期间,在首都师范学院的教学点,办了一个培训班,计划选拔几个人,参加全运会,以便能向全国推广“中老年健身十六式”。后来此事虽因故未能如愿(三月上旬,听说大会有规定:吴式拳必须以李秉慈规范的套路才能参赛,),但《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》在王老师于1991年12月应邀东渡日本讲学时,日方有关部门征得王老师的同意,录制成光盘面世;随后1993年6月,已故张耀忠师兄也曾根据王老师在他组织的课堂教学录音整理出版,书名《吴式简化十六式》。到2002年秋,我去看望周荔裳老师时,谈到恩师当下在各地教学的情况(包括应邀赴日演示并讲授《吴式简化十六式》的健身和技击作用),当即她就十分热心的向人民体育出版社“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丛书”负责人推荐,准备为王老师出吴式太极拳专集,於是老师对《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》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,随同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和太极十三刀、太极六十四剑等,一并与载入《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》一书内。

    《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》最大的特点,是以着重加强意念活动为主,强调内、外三合的内容,实践中普遍反映易入静,易得气、气感强。所谓“意念活动”,用王老师的话说,就是“心里想的”,从前叫“心法”。但由于各种原因,以前讲太极拳心法的人很少,大都秘而不宣。王老师出于公心,不吝把自己体悟的东西公开出来,主要是想让大家“早点儿、快点儿练出成效,及时掌握拳法核心,破除‘十年太极不出门’”的陈旧观念。

     在加强意念活动方面,王老师有如下几点主要提示:

     1、 意念活动,是“心里想的”,应是“有动之意,无动之形”,或“动之于未形”;

     2、人体窍位,就像针尖那么细、那么小,根据人体上下肢交感神经,左右交叉对应和生剋关系,“以意导体”,“按窍运身”,可以说,在体上的着意点小得不能再小了,不但便于舒松,更能达到“内动不令人知”的境地;

     3、强调意念活动:“按窍运身”,为的是思想集中,把太极气功练好。但是过于執着、拘泥也不成,譬如“内三合”,神与意只是呼应,并不是绝对(时时)一致。瞬间合上,迅即分开,所谓“神、意不同处”;

     4、还有在意念的引导下练拳,应当活泼,不可呆滞。所谓 “有意无意是真意”,练时要在阴阳之间、动静之间、虚实之间下功夫,方能渐趋上乘。

     5、最后还有一个“火候”问题,早了不行、晚了也不行,因此,细想起来,我们老师“按窍运身”的创见,应该是继承传统,长期积累和逐渐感悟的结果。成熟阶段,上升到系统理论,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到新世纪的开始。他的有关论著和资料(录音、录像、门人历次课堂笔记等),足以说明这一点。

     比如 预备式第三动两腕前掤

     杨师爷在《太极拳各式动作解说》里,是这样提示的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两掌指尖微松,两腕向前舒伸,两臂即自然前起,起至与肩平为度,宽与肩相齐;指尖松垂;意在两腕,体重与视线均不变。

     1981年王老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学讲义和1984年、1987年与王辉璞师叔共同编著出版的《吴氏简化太极拳》、《吴氏太极拳三十七式行功图解》以及1987年底和2002年冬,先后出版的王培生著《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》、《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》,包括1991年年底在日本录制的光盘和1993年6月张耀宗在中国出版的专著《吴式简化十六式》里:

    基本上与杨师爷的传授大同小异。说法虽不尽相同。只是着重强调了意念和用法,并本着内、外三合的原则,有的地方说得更细致、更具体,强调得更突出些。

    如:上述“两腕前掤”这一动 ,王老师在这这个时间段的教学初期,具体强调的是:

    “用意念想两手指尖,使指尖关节先舒直,然后想手指肚,向手心靠拢。这时两手腕产生动力将两臂自然引向前上方平举,至手腕高与肩平,宽与肩齐为止。体重与视线均不变,意在手掌心”。

     又:用法:自己手腕被对方攥着时,即将五指撮拢回收,使腕部向前突出贴对方的掌心(即一贴,一离,贴就是离;离就是贴),使对方身体重心倾斜而后仰跌出。后来他在教学中,一次比一次表述得愈来愈细和愈来愈具体,以致直接强调身体具体部位的穴位的名称。

     为便于学习和掌握得更精确,我与儿子陈易合共同根据王老师在《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》里的文字说明,复参照老师历次讲课录音、录像和有关笔记,仔细梳理,

    “两腕上掤” 这一动 具体如下:

重心移到左腿时,意念转移到左臂。由松左肩开始,自肩井穴往下想坠左肘(由左曲池穴往外横划弧到少海穴),再往下到左手有反应时,两手指尖舒展伸直,左食指尖往下指一指地。意想指尖跟地面接触,然后指尖(中冲穴)回购手心(内劳宫),身体重心仍在左腿,右脚更虚。左臂放松有悠荡劲时,总想左指尖囬够手心(“中冲”回够“劳宫”),直到(大陵穴)催动左手腕(阳池穴)有往上提的劲,左腕向前、向上提起,右腕被动地跟着动,两臂自然向前上方抬起,起至高与肩平、宽与肩齐为度,指尖松垂。意念在手心(内劳宫),从这里,不难看出,此时,王老师在传授行功时,已侧重明确提到身体窍位,和“按窍运身”的方法。也就是说,“按窍运身”形成系统的理论作指导,无疑是从传授中老年健身十六式开始的。因为,他每次传授,用语虽略有不同,在书里的文字表述上,开始也不是十分尽善尽美,但基本上每一动,都已具体的提到“意想”某个穴位及其相关要求了,这是在他以前的教学和太极拳专著中,很少见到的(不是没有,而是很少如此频繁和突出)。在这个教学阶段的后期,就经常作如下提示:中冲穴点风市穴;鼻尖对准大墩穴;尾闾穴指向照海穴;大敦穴按地;商阳穴托天;气冲贴冲门;夹脊与尾闾上下对正;阴陵穴相贴;还有:曲池(往外横划弧)滚落到少海穴,肘尖(少海)往后下坠落贴地(肘要贴地行);环跳落在脚根(照海)上(是“松胯”);阳陵举上天空(过头维——是“提膝”);他如:命门推肚脐往前凸出——是呼,瘪小腹肚脐贴命门——是吸(胎吸);十宣囬够手心(内劳宫)催动手腕大陵透阳池(腕打);脊背有力,能负重上百斤——左掌劳宫扶在左腿阳陵泉,右掌劳宫扶在右腿阴陵泉,或者左掌劳宫扶在左腿阴陵泉,右掌劳宫穴扶在右腿阳陵泉(“龟缩力”);以及八法心意要诀:“掤劲命门找环跳,捛劲食指划眉梢。挤劲夹脊找前脚。按劲凭栏望下瞧。采劲玄关(两眉之间)肩井合,挒劲意在蹬后脚。肘劲劳宫找肩井(手的劳宫穴与同一侧肩井穴相合),靠劲玉枕扛大包”等等”。

       (注:去年,我和儿子陈易合,共同策划,相互切磋、沟通,包括找资料,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,首先以王老师专著《吴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》为基础,并尽量参照、筛选王老师每次传授时那些比较准确、形象的语句,仔细梳理,好不容易才把“预备式起势”(四动),和“揽雀尾”(八动),以及“太极拳推手运动的几种练习方法”,顺下来了,当然,还不是十分理想。因为历次课堂上,王老师经常有些随感而发的更确切、更形象的词语,尚有遗漏。看来此事确如我全亮师哥所说,它是一项艰巨而又重大的研究课题。目前“宜粗不宜细”,必须“先重点后一般”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3.11.18日修改稿

附:张全亮老师和陈惠良老师往来书信

 

师弟好!

    几次改稿都已看过,你这般年龄还这样谦虚向学、苦练精研、博采深悟,自强不息,真是令我感动 ,使我备受鼓舞。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。我为我们门中有你这样的人才,这样的贤达而感到骄傲自豪!你我耄耋之年,还这样为振兴师门,为弘扬太极文化而闻鸡起舞,奋发图强,不图名利,倾囊传授,师父的在天之灵,一定会高兴的。

      我现在还在建德讲课,明天回去,见面再谈。多保重,祝全家好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张全亮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3年11月18日于浙江建德

 

      师哥过奖了!我跟杨森(张全亮弟子,中国鸣生亮武术文化网主编)讲,在当前,我师哥能心明眼亮,奋力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,实在太不容易了!我在文章中,对您的看法和评价都是心里话,也是客观事实。您挑头,创建了一个有继承有发展、大公无私、健康明亮、亦文亦武的武学平台,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发展武术大业上,功效卓著,有目共睹,我真期盼同门各位,能有自知之明,公字当头,以您为中心,汇聚到一起来,切切实实帮助您做一些事。当下,您先忙自己的正事。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,马师哥就是过分劳累,近期身体经常不适。我们终归是耄耋之年的人了,务望保重!

    对稿子如没有不合适的意见,建议适当的时候,可附在您文章的后面,给《中华武术》。另外像我和儿子整理的预备式“起势四动”和“揽雀尾八动”,两篇稿子,我想等您的文章刊登后,也酌情寄出,那样更能起到一种烘托作用,增强您观点的力度,当否?附上那两篇稿子。敬请审阅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师弟 陈惠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3.11.19

 

我要评论(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,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,请点击注册新用户!
  • 评论内容:
活动内容更多
联系我们更多
QQ:1364960387
微信:兔兔侠
邮箱:zhang_xy3188@sina.com
客服中心
鸣生亮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
x

填写举报信息

提示: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,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